为进一步凝聚学校与家庭的育人合力,打破校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壁垒,让教育的温暖从校园课堂延伸至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,助力学生在学业提升、品格塑造、心理成长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精心策划,于2025年7月13日至14日组织开展了"家校同心育桃李,立德树人守初心"主题家访活动

锦城共育 家校同心
本次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吴洋带队,辅导员深入锦州市北镇、凌海等地,走访 5 个学生家庭,召开 20 余个家庭区域家长会。两天跨越 800 余公里,学院关怀直抵学生家门口,搭起家校沟通暖心桥。





区域联动: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
7月13日,学院在锦州市区召开区域家长会,20余位来自不同年级、专业的家长齐聚一堂。家长会创新采用"政策解读+案例分享+互动交流"模式,围绕家长关切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,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吴洋主持。

党总支副书记吴洋在开场致辞中,首先向顶着炎炎烈日远道而来的各位家长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。她表示,这份深厚信任与鼎力支持,是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的坚实根基。随后,她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、特色培养模式及本科阶段学生成长发展路径,殷切期望家校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同心同向凝聚育人合力,共筑学子成长成才之路。

学院团委书记兼总辅导员金霞从多维度展开解读: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,阐述了 “选拔 — 培养 — 实践 — 考核” 的全链条机制;团员发展上,详解了标准与流程;资助工作中,介绍了多元帮扶体系及申请办法。清晰的解读让家长们对学校相关工作有了全面了解,为家校协同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就业总指导员刘天宇以 “三业育人” 理念为指引,深度剖析当下行业发展态势、学生阶段性技能达标要求及暑期实习实践规划等核心内容。其讲解逻辑缜密、内容翔实,为家长清晰勾勒出子女职业发展路径,不少家长凝神聆听并细致记录关键要点。

辅导员于天宇在家长会上,以“政治铸魂、学业筑基、实践砺能、奉献领航”四维标准为轴,系统阐析学生党员发展之道,并以优秀学生党员的鲜活事迹为镜,将《细则》条文升华为可视、可感、可追的成才范式,让家长们对学生党员培养体系有了具象化认知,更明晰了家校协同培育的方向。

辅导员吴铁铮系统解读大学生参军入伍相关政策,从入伍条件、优抚待遇到退役发展等方面逐一阐释。其讲解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指导价值,让家长们对参军入伍的意义及相关安排有了清晰认知。

家长会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,家长们就孩子学业规划、校园生活等关切问题踊跃提问。老师们结合实际案例耐心解答,精准回应需求。这场双向沟通不仅化解了家长疑虑,更让家校在育人理念上达成共识

五家连心:从“育才”到“育人”的深度对话
学院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,选取5个学生家庭开展重点走访。"不仅要送温暖,更要送希望;不仅要解难题,更要指方向。"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洋表示,家访的本质是教育的回归,是打破校园围墙、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实践。在北镇市翠岩镇小牛屯村的走访中,家访团队为受访学生家庭送去了牛奶、粮油等生活必需品,并详细介绍国家奖助学金、勤工助学等帮扶政策。针对有需要的学生,现场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,并推荐优质在线学习资源,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。









坚守初心:以爱为桥共育花开
此次家访绝非简单的走访慰问,更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延伸。团队成员在走访途中,始终着力将学校的育人理念与家庭特质有机融合。800 公里的奔波途程、崎岖不平的砂石小径、不期而至的阵雨,无不镌刻着教育工作者最本真的初心。当望见家长眼中跃动的期盼,听闻学生真挚的成长体悟,愈发坚定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。


在未来的家访工作中,学院将不断深化家校共育的内涵,让教育关怀跨越校园边界抵达家庭,穿透课堂空间融入生活,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栋梁注入温润而持久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