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始建于2000年,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,闯出了一条在老工业地区办学的路子。目前,已经拥有较大的办学规模和过硬的专业实力,在师资力量、学术环境、基础设施、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办学优势。
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物联网工程、数字媒体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网络空间安全六个本科专业,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工科专业,专业发展前景广阔。目前在校本科生达到1600余名。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实验条件优越,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。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,其中正高职称8人,副高职称17人,硕士生导师7人,博士学位教师14人,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1人,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百层次1人。学院现设五个教学系部及“二心一所”,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、软件工程系、物联网工程系、数字媒体技术系、数据科学与技术系、教学实践中心、双创中心和信息技术研究所。
学院拥有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辽宁省工程教学模式改革示点专业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。拥有省级一流课程3门,校级一流课程3门。获评省级优秀教材3本。近年来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2项,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,省级教学研究类项目26项。
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,建立了“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需求、强化工程能力培养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逐步形成了工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、“理论与实践并重”的教学过程、“产、学、研”结合的育人特色、创业和创新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。积极探索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,实现产教深度融合,2020年信息学院“赛博”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。
学院注重实现学生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同步发展,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。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,省级奖励300余项;获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,省级创新创业项目70余项;学生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。同时,学院还利用各种环节历练学生的素质养成,定期举办乐器表演、歌手大赛、球赛等各类文体活动,在全院形成了活泼有序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“小气候”。近五年来,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%左右,2020年荣获辽宁省内就业率贡献奖。
学院现有“计算机应用技术”校级重点学科和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”校级重点扶持学科,拥有沈阳市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,以及两个校企联合实训中心。十三五期间,学科团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显著的代表性成果,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,主持国家级、省市级科技项目40余项,积极服务企业,横向科研到款近2100万元。
为进一步扩大办学功能,增强办学活力,信息学院将不断挖掘办学潜力,努力调整专业结构,加强学科建设。以科学的考核为手段,以规范的管理为保证,集思广益,民主决策,努力加强内涵建设。坚持以全面素质提高为目标,以专业教学为基础,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,在人才培养各方面继续探索、深入改革,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。